刘玲说完这话,自己先捂着嘴笑了起来。
再看对面那人,已经渐渐坐化成正襟危坐的红脸关公了。
宋小兵红着脸,要是现在手上有柄青龙偃月刀,他一定举起刀,朝着对面那人,缴械投降。
气氛变得有些莫名的奇怪,宋小兵终于有点难为情地说:“刘助理,你这玩笑开的,让我情何以堪。这会儿嘴上和身体,都得诚实地说不了。”
李立长赶紧出来打圆场:“小刘,严肃点,谈正经事呢。你看把小宋同志给委屈的。”
刘玲吐吐舌头,朝着宋小兵挤了挤眼睛。
李立长说:“小宋,你说吧,我听听你的想法。大胆说,没事,如果确实合情合理,又在我职权范围之内,我可以尽力安排。”
宋小兵站起来,严肃地给李立长敬了个军礼,声调高了一倍,说道:“所长,我请求分配到航天城,37号!”
李立长的脸色看不出任何变化,仿佛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他严肃地说:“小宋,这是你深思熟虑的结果?你不过就是去送了一趟资料而已,你知道那里是干什么的吗?”
宋小兵点点头,说:“知道,王主任都……哦,不知道。因为我出生在江南,对从未去过的新鲜地方,都有浓厚的兴趣,而且,我喜欢那里,不知道为什么,有种天然的亲切感。”
宋小兵心里一阵后怕,毕竟反导工程密级很高,自己言多必失,别把王主任给出卖了。
不过,话已出口,只能祈祷李所长耳旁有风了。
还好,不知是李立长没有听见,还是并不在意,只听他说道:“那里正秘密进行的工程是绝密级的反导工程,研制中段导弹防御系统,工程代号823,我们称为‘盾构’计划。这个工程一旦完成,将铸成我国防御力量最强、防御范围最广的苍穹之盾!”
李立长说到这儿,语气也变得激动起来。
“你去了一趟37号,应该清楚,那里工作环境很艰苦、工作任务很艰巨、工作难度超乎想象,但是,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能成为让任务停滞不前的借口。因为,这是一项只准成功、不许失败的任务。有些霸权国家,仗着所谓的科技实力和军事技术,把导弹和反导系统都部署到我们家门口了,通俗点讲,就是人家都堵上门了,我们的一举一动全在人家雷达的眼皮底下。有人在门口筑了座山,居高临下、虎视眈眈,就算我们暂时移不掉,那我们就把自己的高山筑到太空上去,让别人也进不来。”
李立长的两手紧紧握着拳头,目光坚定,说话铿锵有力。
宋小兵和刘玲也深受感染,心潮澎湃。
李立长稍微放慢了语速,说道:“这项工程,首长们非常重视,对工程进度缓慢、迟迟没有突破十分着急,几次发文询问情况,并一再表态,尽全力支持我们的工作,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就一个要求:10年之内,成功反导!”
“主要领导还给我亲自打电话,表示了极大的关注。说实话,虽说使命光荣,但任务艰巨,我的压力也很大。首长的嘱托时刻在心,我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啊。”
宋小兵一直以为,像李立长这样德高望重的前辈,荣誉等身,应该做什么事都游刃有余、气定神闲,想不到,还有如此的烦恼。
李立长接着说:“人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我们有许多优秀的人才,但干这样的事业,光优秀远远不够,还要有坚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更重要的是,必须要有牺牲精神。可能会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远离自己的亲人、失去某些所谓的自由、放弃美满的婚姻和幸福的家庭,甚至是牺牲生命。这些,你能做到吗?”
“37号,不仅仅是一个数字那么简单,它背后承载的,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民族的危亡!”
宋小兵沉默了,他从未想过这么多的问题,他之所以急切地提出自己的愿望和请求,完全是出于满腔的热情。
他现在甚至怀疑,自己的这种与常人相悖的看似幼稚轻率的想法,到底是一腔热血,还是一时冲动。
刘玲也不说话,低头沉思不语,也许,她也是第一次听她的老师讲这么多关于反导的事情。
人,总是趋利避害的。
当把大概率会遇到的困难和危险,摆在面前的时候,就算是最乐观的人,也会选择乐于上观。
李立长注视着宋小兵,从他紧缩的眉头和紧闭的嘴唇上,就能看出他内心的挣扎和煎熬。
这都是他预料中的事,年轻时的他,也走过这样的路,做过这样的选择。
所以,他也不催促,就这样静静地看着宋小兵,等待他的抉择,甚至想说让他回去考虑几天,毕竟,走上这条路,就是一生。
不过,他也知道,与其说是给足时间去考虑,不如说是给足时间去犹豫。
很多人在面对艰难选择的时候,都会说:给我几天时间,我认真考虑一下。
看似非常慎重,其实,他们不是在取舍优劣,而是在权衡利弊;不是在斟酌前进的路有几条,而是在思考退路在哪里。
如今,两条迥异的路,就显而易见地摆在这里,一条一马平川,一条荆棘丛生,大部分自认为聪明的人都知道该怎么选,毫无悬念。
只有很少很少的人,才会义无反顾地踏上那条最艰难的路,一路披荆斩棘,哪怕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也在所不惜。
因为趟过荆棘,就是很多人此生都无法仰望的灿烂风景。
总会有一些人,永不回头,向死而生。
这些人,叫做英雄。
李立长知道,如果他说出让宋小兵再多考虑几天的话,他也就不用再考虑这个小宋了。
坐在对面的宋小兵,突然想起了王阳明的话:心外无物。
遵从自己的内心去选择,良知会告诉你应该怎么走。
他知道自己心的选择,因为自从上了硕士,他心里的想法,从未改变过,而现在,更加坚定。
于是,就在这一刻,他毅然地抬起头,目光变得异常坚定。
他一字一句地说:“所长,我想好了,就去37号!”
“不后悔?”
“绝不后悔,不破楼兰终不还!”
李立长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的一切努力,没有白费,他赌……不,选对了。
他习惯性地低头看了看表,5分钟,比他当年踌躇的时间还要少3分钟。
后生可畏。
发表的评论审核通过后会在评论区显示哦~ 可在个人主页查看书评的审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