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上) 阅读至64%

考察(上)

书名:最美同心圆 作者:吴先军 本章字数:3124字 更新时间:2021-03-21 12:55

张军选择考察的第一站是天兴镇田坝村,其第一书记是县上某个部门的干部刘文彬,张军在工作群里联系上了他。

“刘书记,你好,今天过来给你们添麻烦了。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龙溪的刘支书,你们还是本家哈……”上午九点左右,龙溪村一行八人来到了天兴镇田坝村,张军上前与对方第一书记刘文彬握手说。

张军一一地介绍完了龙溪村的村干部,另外还有周长青也一起,另外还有一个帮忙开车的村民,而山坝村的村支书和村主任也都在场。

“各位,这位就是咱们县大名鼎鼎的澡盆书记张军,这可是县委书记陈书记给取的名,是我们村干部们学习的楷模。”刘文彬笑着介绍张军说,有些开玩笑的意思。

“我们县是全县宅基地改革试点县,而我们田坝村又是全县的宅基地改革试点村,也就是说全国的宅基地改革试点都是从我们村开始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我们正在探索和总结一些改革经验,而我们村的发展便与这些改革试点相关。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居住条件的改善也成为必须,所以许多农村人开始在镇上或者进城买房,也有相关一部分人从位置较偏、交通不便的地方搬迁到公路边建房居住,因此剩下的老房子也就是宅基地也荒废得越来越多了。

我们县承担的改革任务,就是全面清理农村存在的各种类型的荒废空置宅基地,要求其退出宅基地范围,并且退耕还地,由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偿。同时这些退耕还地的宅基地将用来增补全县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在山坝村村办公室,刘文彬给大家介绍了山坝村承担的全国改革试点工作。

“刘书记,仅仅是一些宅基地,不过百把平方,退耕还地的话,能够有多少呢?这对促进村集体经济以及老百姓增收致富,有多大的作用呢?”刘龙江问道。

“大家千万别小看了农村闲置的宅基地,大家想一想,在农村,随便哪一家的房屋占地面积都有一百多平米,再加上坝子大多数都超过的两百平米,有的甚至达到三四百平米。而在我们田坝村,目前统计起来的可以退耕还地的宅基地面积就达到了28.8亩,接近30亩,那一个镇十多个村,全县有257个村,算下来可是近八千亩土地了。”刘文彬笑着算了一笔账。

“八千亩土地,这可不是小数目呀。虽然说土地放在农村不值钱,但要是把这个土地置换到县城周边,那一亩可是要值两三百万的,如果流转出去就是几十个亿的资金了。对了,那你们地上是如何进行的呢?这个政策有没有可能在全县推广?你们还有哪些宝贵的经验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下的?”张军点点头,粗略地算了一下账,对其带来的巨大资金流感到震惊。

“我们村根据试点工作的需要,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对退耕还地宅基地的清理补偿工作,县里有着明确的标准,对土坯房和楼房补偿的标准有些差别,同时属于房屋的补偿与院坝的补偿也不一样。另外,我们村里还结合新农村建设,动员了一批农户集中起来修建房屋,接下来还要配合扶贫工作对住房的要求,进一步把大量村民的房屋集中修建到一起来,形成一个环境更好的新农村聚居点。”刘文彬笑着说。

“果然是好办法,如果形成了新农村聚居点,那与街上城里就没有什么差别了。”叶明英笑着说。

“是的,而且我们还统一规划了新农村住房的规模与形式,每家每户都是两层小楼,前面有街道,门口有停车位,后面都有一个几十平米的院子。到时候村里的卫生所、商店、幼儿园等等一些配套的生活点,也会设在新村里面,一会儿我再带大家去参观一下。”刘文彬说。

“刘书记,这样一来,那你们村的许多土地都可以连成遍了。不知道你们村里的主导产业,也就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收靠什么呢?”刁世平问道。

“我们村的主导产业是高粱,早在几年前就与泸州老窖厂签订了高粱供销订单合作协议,由他们提供优良的高粱种子,我们村的村民负责种植和管理,最后他们前来按照合同价格收购。今年我们村的高粱产量达210吨,价值1100万,全村人均收入3200元左右。再加上其他方面的收入,今年全村的贫困户都能够达到3500元以上的人均收入了。”刘文彬笑着说。

“佩服,刘书记,你们村光凭高粱这个产业,便可以实现整村脱贫了,真是高瞻远瞩,项目找得太好了。”张军笑着比了比大姆指。

“这可不是我的功劳,都是支书上、主任他们以前就联系好的,我只是参与将规模扩大了而已。对了,我们先去参观一下现有的新农村聚集点吧,离村办公室只有两公里,然后再去看看我们的高粱产业基地。”双方先交流了一阵,随后刘文彬带着龙溪村一行去参观村里了。

沿着公路步行前行,路边都是高低不平的浅丘,此时田野里种植的是冬小麦,已经冒出头二三十厘米高了,远远近近看去,到处都是一遍青幽幽绿油油的画面。

翻过一个小丘,路过一遍竹林,前面豁然开朗,在平坦的田野间,数十幢农家小院一字排开,形成一条整齐的街道,长达一千多米。各个院落前,都种植着梧桐树,旁边都有停车位,白色的墙壁,蓝色的墙砖,红色的屋顶,家家户户都是银色的大门。

整个新村都非常整洁,有的屋门敞开着,门口坐着一位老人,手里在做着活计;有的屋门紧闭着,门口趴着一条黄狗,看到有人走过来,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又闭上了眼睛。还有的村民从旁边走过,笑着与村干部打招呼。

“这就是我们田坝村如今已经建成的新村聚居点,一共有三十六户村民集中居住在这里,前面就是村卫生所,旁边是商店,对面是村上的幼儿园。另外,我们还规划了前面两千米长的范围内,将来为贫困户改善居住环境,将会接着修建房屋,让新村的规模更上一个台阶。”刘文彬边走边介绍说。

“张军,我觉得咱们村可以学习借鉴这个新村聚居点的做法,以后可以动员贫困户和其他村民集中到新村来居住,加上国家的补偿款和扶持款,基本上每家每户自己出钱就不多了。”刘龙江小声对张军说。

“新村的环境太好了,集中居住完全与街上没有区别了,而且还能够节省土地,让其他的土地连遍流转出来做其他产业。”刁世平也点头说。

“嗯,回头我去县上了解一下相关政策,如果适合推广,就回来先做前期工作,估计明年县上就要开始贫困户的安居工程,对危房进行改造,恰好可以将宅基地改革与新村建设一起进行,与我们的长远规划结合起来。”张军对两人说。

参观了田坝村的新农村聚居点后,刘文彬又带着大家往前,沿着新修的水泥公路转了一圈,然后登上一座类似于龙丘山的小山,周围四面八方都是整齐的原野,如今全部都种植着冬小麦,而等到明年三四月小麦收割之后,就要用来种植高粱了。

“刘书记,看来你们村的冬小麦也种得不少嘛,虽然说小麦的价值不如高粱,但是估计收获也不会少,那算下来你们村的人均收入还要更高哇。对了,你们种植小麦与高粱,这些土地是村上流转来统一管理的,还是村民各自管理的呢?”陈波问道。

“我们没有统一管理,也没有流转土地,全部都是村民自己管理自己的土地,因为订单协议是针对全村的,所以只要愿意种植高粱的都在这个范围内,不过绝大多数村民都愿意种,极个别村民不愿意种的也是把土地给了亲戚朋友种的。”刘文彬说。

张军与众人一路上询问了许多相关的事情,刘文彬与村上的干部都认真回答了,因为这些并不是特别要紧的经验,只是一些事实,不过也让张军一行有了很多体会。

“田坝村的宅基地改革与新村建设适合我们学习借鉴,不过他们的产业模式我们学不来的。”回龙溪村的时候,张军与刘龙江一个车,刘龙江说道。

“确实,他们是靠着一个订单产业便可以让全村人达到脱贫标准,而且人们还可以有其他方式的收入,这种极端的产业模式很少有村能够模仿,我们不必去想太多。把他们有用的学习借鉴起来,用不上的就算了,我们村有我们的特点,三座小山与龙溪河便是不可多得的资源,其他一些村想学我们也不一定学得到。”张军对大家说。

“确实是这样。”众人点头说。

“我另外还联系了几个村,这段时间正好事情不多,可以抽时间多去看看,能够学习借鉴的地方也不少,再结合我们村的实际,相信一定可以把我们村搞好的。”张军充满信心地说。

上一章 下一章

发表评论
当前正在评论:最美同心圆 进入评论区
顺便给作品打个分?
5
500
提交

发表的评论审核通过后会在评论区显示哦~ 可在个人主页查看书评的审核情况~

目录
第一卷
举报

提交

帐号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