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达(中) 阅读至20%

传达(中)

书名:最美同心圆 作者:吴先军 本章字数:3101字 更新时间:2021-02-19 20:44

“九社陈玉清有个大哥陈玉堂,七十年代当兵之后就在外安家了,一直很少回来,不过最近几年偶尔回来祭祖,听说现在是苏州那边一个大老板。”九社的社长说起一个人,刘龙江都不知道这件事情。

“十社李明权的三儿子李甫兵一直在攀枝花搞建筑,听说最近一些年发了大财,去年回来修了一幢别墅,那个院子比城里的洋房还要花钱多。”

“一社在广东的朱家人当老板的很多,据说他们还准备凑钱回来修一个朱家大院,听说还要修戏楼和城墙,预算要上亿的钱呢。”

“七社白家的一个小兄弟,二十多年前的大学生,听说现在成都的哪个大学当教授呢。”

“五社周长发的哥哥周长青在眉山市检察院当领导,听说刚刚退休,他每年清明都要回来给父母上坟的。”

“八社王元丰的儿子王琅在厦门开公司,听说还是什么会长,以前好像还开玩笑说要回来办个厂呢。”

几位社长纷纷说起了各社在外的名人,周庆中连忙记了下来,其中一些情况他这些天都没有打听到,还好今天张军想起这事问了各位社长。

“社长们,拜托大家回去后,一是再打听打听,还有没有类似的从咱们村走出去的名人,二是想请大家帮忙打听一下这些人的电话号码,看看他们的亲戚朋友和兄弟姐妹有没有,找到之后及时跟我说一下,我好记录下来回头联系他们。”等到所有社长说完后,周庆中回过头来边给他们散烟边说道。

“好了,今天的会就开到这里吧,大家回去后召开社员大会,一是向全体村民传达修公路的决定,不过让村民每个出多少钱,暂时不说,我们村委再商量商量,并且还要向镇上汇报了再决定。二是向贫困户宣传小额扶贫贷款的事情,让他们知道只是用他们的名义贷款,然后每年年底他们可以分红。就这样吧,散会。”刘龙江总结后散会了。

“张书记,我请到了省农科院副院长,省内最著名的水稻专家,也是我们九三学社省委的副主委韩奇教授,下周一到我们来考察,重点考察你们龙溪村的水稻育种基地。”晚上,张军接到了李树的电话,听到了这个好消息。

“哎呀,李校长,真是太感激你了。那韩教授下来,我们村上需要做什么准备呢?”张军激动地问。

“哦,不需要做什么准备。不过我会抽时间再下来仔细看看那些农田,不能出现污染的现象。韩教授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也很赶时间,因为他还要对农田的土壤成分进行多元化检测,如果能行的话,他不希望错过今年的播种季节。”李树说道。

“那时间还真有些紧了,距离育种季节不到一个月了,距离插秧也只有一个半月左右。希望能够来得及吧,要是水稻育种基地能够建成,对龙溪村来说将会开一个好头呀。”张军又期待又紧张地说。

“是呀,龙溪村这近2000亩良田连成一大片,除了成都平原之外,在周边各地还很少见。隆昌那边就有一个村,有2000多亩的良田连片,建成了育种基地,听说每年的项目经费都有几百万。

如果龙溪村的育种基地建成了,不但每年的科研项目经费不下百万,而且日常管理和育种插秧都得请村民干活,最后检查验收成功还会给村里几十万的补助经费,所以是件大好事,对我们县的水稻产业也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李树也很激动地说。

“那还真是大好的事情,希望可以成功吧。”张军笑着说,随后他又了解了一些韩奇教授的情况,并记在了笔记本上。

第二天,张军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几个村干部,大家也都非常激动、兴奋和紧张,刘龙江在办公室坐不住了,干脆过来找张军说:“走,咱们过去转转,看看有没有污染的情况。”

张军跟着他一起又跑到了龙溪河下游的良田处,绕着圈地一块块农田查看着,发现有少数靠近河边的农田荒废着,但是绝大部分农田都是每年在耕种的。只不过,有些农田收割稻谷后,并没有割去稻草,经过一个冬天,稻草已经腐烂在田里了;但是也有少数一些农田,主人勤快一些,打理得非常干净,甚至已经翻过一遍土了。

“这些会不会影响专家们的看法呢?”刘龙江指着那些稻草腐烂在田里,一处处黑色的水坑问张军。

“这个,我也不清楚。我拍到照片问问要校长吧?要不然咱们抓紧时间找人把它翻一翻,还有几天时间应该来得及。”张军一边回答一边拍了些照片发给李树,向他请教着。

“不会去翻田,要让专家看到原生态的东西,免得专家会怀疑弄虚作假。他们主要检测的是土质情况,以及附近有没有污染源,对这种天然的腐蚀情况并不会在意的,也不影响农田的土质的。”李树看了照片后说。

“那就行。”张军松了口气,随后向刘龙江转述了李树的话,后者也同样松了口气。而后两人继续绕着农田转着,很快就转到了龙溪河边上,而这片农田还有一半多在河的对岸。

“张军,你发现没有,咱村这龙溪河两边,还缺了啥东西呢?”刘龙江在河边转了半天,又望了半天,最后问张军。

张军抬头朝龙溪河的上游望去,可以看到龙潭子瀑布那白练般的水流,也能够望见龙岩、龙丘和龙崖三座小山,再转头看了看周围,突然笑着说:“我知道了,还缺一座可以通车的大桥。”

龙溪河在村里经过,共有4.6公里长,其上有五座石桥,但都是小桥,其中上游还有一座拱桥,但是下游的三座桥都是平板漫水桥。也就是河水基本上与桥面持平,一年四季大多数时候河水都不高,刚好不好淹着桥,除非是下大雨或者涨水的时候,河水会淹过桥面,但是很快就会恢复成漫水状态。

然而,一直以来,都没有一座桥可以通车,让龙溪村东部与西部两片可以车辆相通,此时刘龙江提出这个问题,张军瞬间就发现了。虽然暂时来说对村里没什么影响,但是随着村里各种产业的发展,影响却会越来越大。也就是说,修一座可以通车的公路桥,将是龙溪村势在必行的事情。

“看来咱们想到一块儿去了。以前还不觉得,但是现在村里要开始发展产业,公路桥就成为了必不可缺的交通设施,否则村内的交通就没有那么便利,对未来的产业发展影响会很大。唉,这真是不干事不知道,一干事才发现困难真不少,要干的事情也是越来越多呢。”刘龙江感叹地说。

“刘叔,这件事情确实应该提了议事日程进行考虑了,之前的三年规划和长期规划里面,我们都没有想到,我觉得应该将修公路桥列入三年规划里面去,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修一座公路桥。当然,要办的事情很多,我们可以一件件地完成。我相信一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嘛。”张军点头说。

“说得对,我当支书十多年,惭愧得很,一直以来还真没有干成几件实事。无论如何在三年内,我们要把公路桥修起来,至少要让老百姓看到我们的努力,看到我们在办实事。”刘龙江也认真地说,似乎下定了决心。

下午,刘龙江去找了刁世平,跟他聊了聊修公路桥的事情,刁世平感叹地说:“要修一座公路桥,少说也要200万经费吧,甚至可能还要更多。咱们刚刚规划了修公路和搞产业,总不能把这些钱挪移过来修桥吧?我看这件事情还要再往后推一推,等上三五年,等到村里的企业挣钱了,那个时候再来动员大家修桥也不迟。”

“再等三五年?那可不行,如果不早日修成公路桥,恐怕后继引进产业都会困难,所以这桥必须得修呀。当然,要修桥肯定会有巨大的困难,不过再困难我们也要想办法,把这件事情办成了,我们才有底气引进项目搞产业,也才能够让老百姓看到村委有所作为,更加支持我们其他的工作。”刘龙江却摇摇头说。

“刘书记,不是我不支持你们的想法。张军同志毕竟年轻,而且县里派他下来工作也只是短时间的事情,他当然希望能够在三五年内多搞几件事情,这样回去也有成绩了。但是我们村上的情况你也不是不知道,上哪儿去弄修桥的钱呢?即使把修公路的钱全部挪移来修桥,也远远不够吧。”刁世平冷哼一声说。

“世平,你咋能这样想呢?人家张书记大老远从县里来咱村帮忙,他容易吗?他要办的这些事情,办好之后得利的是谁?还是咱村的老百姓。

再说了,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吧,身为党的干部,是要想办法解决困难,而不是推诿责任。如果不去想办法,那这桥恐怕十年二十年都修不起来,只要肯努力想办法,说不定就能够找对路呢?”刘龙江批评他说。

上一章 下一章

发表评论
当前正在评论:最美同心圆 进入评论区
顺便给作品打个分?
5
500
提交

发表的评论审核通过后会在评论区显示哦~ 可在个人主页查看书评的审核情况~

目录
第一卷
举报

提交

帐号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