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全省旅游规划编制 阅读至29%

参与全省旅游规划编制

书名: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故事 作者:庐上雁 本章字数:6028字 更新时间:2021-03-04 16:11

林正秋参与杭州旅游规划编制,决非偶然,源于对这座城市的深入研究。

当时尚未有新版的地方史出版与传播,惟有少数学术杂志刊载论文,以及大专院校历史系开课,只在小众范围内传阅。他的写作与研究,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仍然是闻所未闻之事。

在林看来,了解这座城市的“根”,对于市民,尤其是规划者来说,攸关重要:我们不是发现新大陆,在一片旷陆无人区开创未来,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规划需要延续当地发展业已成形的历史脉络,应当是开发的主轴。可以说,林多年来的努力,为这座城市建设以及今后发展做了理论及心理上的奠基与铺垫。

杭州城源起

林探究了杭州城市的源起,在《杭州城市发展史略》(注1)写道,远古时期,今天的杭州城区与西湖所在地,只是一个波涛汹涌的海湾,西湖南北有峥嵘的群山,惟有山的峰顶露出水面,大部分地区埋在海底。北面的北高峰、龙河山,西南的凤凰山、吴山等只是东向突出的两个海岬而已,整个海湾呈马蹄形。

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城西北一带已经有原始人类活动。

一九三五年小和山考古发现的良渚文化遗址证实,这一带高山起伏、湖泊密布、平原旷陆,土壤疏松,成为人类栖息繁衍的好地方。

“钱唐”初见于史册,明代万历《杭州府志》记载,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置会稽郡所属二十四个县,钱唐县是秦王政二十六年设置的。

秦廷为了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与财赋传送,开辟了一条从咸阳到会稽的驰道。

《史记·秦本纪》载,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十一月,始皇东巡浙江,途径丹阳(今江苏江宁县丹阳镇)至钱唐。由于钱塘江浪涛险恶,只好再向西行走了一百二十里渡江,在绍兴立了“会稽石刻”,“钱唐”之名,才首次见诸史册记载(注2)。

城市稚形,隋朝治理时间虽短,但对杭州之成为一个城市起到奠基作用,一是依凤凰山麓开筑州城,城垣的兴起,有利于安保与经济发展;

二是以杭州为南端终点的京杭运河通航,全长四千余华里,北起涿郡(今北京),南迄余杭,构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南北运输的顺畅,人员往来的密切,促进了杭州经济文化交流,为城镇发展与都市繁荣奠定了基础,也夯实了杭州自运河畔开始至钱塘江岸的城市稚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北方连年战事,百姓南迁,为长江以南地区带来了先进文化与技术,促进了钱塘江流域的开发与航运,处于江左的钱唐县得到迅速发展。

只是钱江怒潮汹湧澎湃,时常吞噬两岸居民生命财产,构成了一大祸患,因此不管哪位地方官的到任,都会把防范江潮泛滥摆在首位。

东南名郡,到了唐代,杭州提升为大都督府,经济又有了新的发展。

唐廷将全国的绢布按质量优劣分为九等,杭州名列第四,造船业与当时制造船舶中心的扬州与苏州并驾齐驱,店肆多达三万余家,商业税收占全国的百分之四。

实际上,晚唐时期杭州就已成为“咽喉吴越,势雄江海”的东南名郡了。

吴越国都,唐末,中原战乱,钱镠取杭州为吴越国都城,成为五代十国之一(注3)。占地两浙十三州一军,又因钱塘江海潮为患,威胁两岸百姓生命财产,也影响到政府税收,钱镠发动民工兴建海塘。百姓中流传的“钱王射潮止灾”很能说明问题(注4)。据《十国春秋》(注5)记载,“钱塘富庶,由是盛于东南”,使得江海运输通畅,促进了外海贸易,可谓“舟楫辐辏,望不见其首尾”。在钱氏当政八十余年间,大力提倡佛教,西湖周边兴建了三百多座大小寺庙。《淳祐临安志》记载:东南塔庙之盛,始于唐代,盛于钱氏,“日增月益,不可遽数”,为杭州进香之旅的兴旺,打造了稚秀时期。

另一方面,杭州的石刻佛像兴起盛于其时,保存至今的将台山、慈云岭、石屋洞、飞来峰上的摩崖龕像,造型完整,雕工精细,神像优美,具有晚唐风格;石屋洞五百罗汉像,千姿百态,维妙维肖等成为是吴越国时期的艺术珍品。

东南第一州,北宋时,杭州已经成为“东南第一州”,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官营丝织作坊规模庞大,雕板印刷居全国之首,促进了城市的文化事业。手工业与农业的繁荣昌盛,又促进了江河海运以及外贸的兴起,杭州成为全国三大外贸口岸之一,形成了南场、北关、安溪、西溪、范浦、江涨桥、汤村、临平八大卫星城。

五代至北宋,杭州已成为“四方之所聚,百货之所交,物盛之人众”的大都市了。

大国都城,一一二六年,北方女真攻陷汴京,宋室南渡。

建炎三年(1129),宋高宗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定都临安。皇城就设在凤凰山东麓,以唐宋州治为基础扩建而成。宋金议和后,一座座宫殿相继矗起,经过一百四十年的兴建,环绕凤凰山麓,方圆九里,宫殿林立,楼堂馆所亭阁层叠,不计其数。

在南宋治理的一百四十余年间,杭州一跃成为全国政经文化中心,不仅成为行政文化中心,也有了高度发达的手工业与繁荣的商业,一举成为全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

由于人口倍增,货物云集,商业繁荣,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欣欣向荣,最高学府太学设在今靠近延安路地块上,最多时达二、三千人;城市的公共服务业也得到空前的发展;城内外的瓦子瓦舍(游艺场所)有二十多处,成为一个亚洲的大都会。

省会所在地,宋德祐二年(1276),元军攻占杭州,不久南宋灭亡。

元廷降格临安府为杭州路,作为江浙行省的省会。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派大将常遇春进攻杭州,从东青门攻进杭城,后人将东青门改为“庆春门”,今尚存庆春路名。

明代改杭州路为杭州府,从江浙行省中划出杭、嘉、湖、甬、绍、台、婺、衢、严、温等置浙江行省,杭州仍为省会所在地。此后的数百年间,杭州一直作为省会驻地。

自元至清,杭州政治地位虽较吴越国、南宋有所下降,仍不失为东南重镇,经济持续发展,逐步成为江南丝织中心。

介入旅游规划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改革开放大潮中,世界公园、七星迪拜、环球影城、迪斯尼乐园等大量西洋概念的旅游方式涌进国内,内地人对于现代旅游觉得是一件新鲜,或者说,完全陌生的事。在过往的漫长岁月里,人们被灌输的正统思想观念:旅游活动被认为是一种地主、资产阶级“好逸恶劳”的表现,一种不能接受的奢侈生活方式,此种观念长期徘徊不去。报刊上的通常定调,干部出行被称为“公务考察”,或者,对某地的“视察活动”,“旅游”这个概念仿佛只有洋人才被允许。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杭州只有二家旅行社,一是“中旅”(中国旅行社),另一家是“国旅”(中国国际旅行社)。上级对这二家国家旅行社的工作范围分别做了政策规定,中旅负责东南亚、日本与港澳地区华侨到杭州的旅游探亲活动;

国旅负责安排欧美等国到内地的旅游行程。

旅行社的导游被统称为“涉外工作人员”,一个必须经过严格政审(注6)特别吃香的行业。从七十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国家的涉外政策逐步放宽,由严格限制的官方活动,逐步向老百姓放开,今后杭州旅游业开发究竟何去何从,仿效西方,还是传承本土?

自上至下,大家对旅游开发理念如何定位,有点迷茫。

“文化为旅游之根”

有一次,浙江省旅游局规划处的何思源处长在新华书店买到《南宋故都临安》一书,通读之后,眼前一亮,对于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有了明晰的概念:旅游开发应当以本土文化为主导的想法渐渐形成。何处长通过杭师院找到了这本书的作者,林正秋。

何说,我与林老师交谈甚欢,对他提出的文化是旅游之根,文化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的理念,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二人又在各种会议上晤面,聊得很多、很深、很投机,从浙江经济发展、西湖传统旅游方式,一直谈到杭州旅游业现状,以及说到未来杭州旅游的开发设想。何处长说:“林正秋的文化资源是旅游之根、文化资源可以转为旅游资源的理念,逐渐在脑海中明晰起来。”

“浙江文化旅游开发第一人”

一九八二年,杭州被列入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后,中共杭州市委书记厉德馨主持召开了一个专题会议,研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杭州的巩固与发展问题,邀集各路专家进行论证。杭师院陈融鉅书记推荐林正秋出席这个会议。

一九八五年,市委、市政府再次召开“杭州城市总体规划补充修改咨询研讨会”,目的是对一九八三年制定的《杭州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补充修改,简称“修规”(注7)。

那次研讨会是继一九八三年杭州被列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后,杭州市委决定制定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在湖畔的汪庄举行了为期一周的研讨会。

省委书记王芳、省长薛驹、市委书记厉德馨、市长钟伯熙等到会致词。

会议邀请全国六十七位知名专家与会,共有三十五个人在会上发言,林正秋是最年轻的一个,作为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参会者,起先不敢发言,一直沉默着,细心聆听领导与别的专家教授发言。主持会议的王邦锋副市长见了,对他说:“你也说几句吧。”

林才壮着胆子上台,他的发言主要是针对杭州历史上的四次城市建设提出建议(注8),将杭州城市发展规划与自吴越国、南宋以来形成的城市文史脉络相衔接,传承城市文化历史特色。早在五代、吴越国与南宋时期,民间就已经形成了自发的“宗教朝圣之旅”。

他说,毫无疑问,我国旅游业的起步,应当大大先于欧洲列国,尤其是杭州,规划应当考虑这座城市发展进程的脉络,才能对今后城市布局与开拓旅游提供规划蓝图。

国家城市建设部副部长戴念慈(注9)相当留意林的发言,在会议结束时的总结中说道,林老师的讲话很有价值,弥补了当今搞城市规划的人不懂城市文化历史,这样的不足之处。

这是林正秋首次参与城市规划会议,对城市文化脉络的延续提出了独到见解,引起了与会人士的共鸣与关注。

九五、十五浙江省旅游规划

一九九四年,浙江开始系统编制全省旅游发展规划,在“九五、十五”旅游发展规划(注10)中,林正秋成为发展规划“文化旅游篇”与“佛教、旅游篇”的执笔人之一。

这些规划方案,自上而下,对于后来全省各地旅游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在九十年代后期,为了统揽全省旅游发展概貌,省委、省政府决定编写《浙江旅游大全》,由时任省旅游局的局长俞剑明和林正秋共同担任主编。全书七十四万字,科目广阔、内容浩瀚。在浙江旅游史上,这是第一部旅游百科式经典书籍,至今在旅游产业中仍起着重要作用;

一九九四年,他又与祝炳松主编了《浙江旅游景点导游词》,交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新世纪“旅游规划”

一九九九年,为了理顺新世纪浙江旅游发展的大思路,省委召开专题研究会议。

省委书记张德江约见了三位旅游专家,林正秋名列其中。在会上,林提出“未来旅游的竞争是创意的竞争,历史文化、经济文化、山水文化,特别是地方特色文化是旅游创意开发的源泉。”这些观点得到张书记的肯定,张书记在会上说:“未来的旅游要三轮驱动,山水观光、文化休闲和经济体验,特别要加强的是文化休闲开发。正如林教授所讲的,只有不断挖掘文化资源,坚持文化创意开发,浙江才能形成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省委领导同志讲话,何思源与林正秋共同主持编写了新世纪的《浙江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2000-2020》,这是全省第一部文化旅游开发的指导性文件。

何处长不无感慨地说,林正秋的研究特色是,跟随着时代的节拍,与时俱进。他的著作一个根本特点,就是论述既深刻,又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有理论、有实践(注11)。

当然,林正秋对于文化旅游的开发理念,不仅在九十年代的全省旅游规划得到实践,也为他二000年以后,担任浙江大学亚欧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院长做了热身(详见本书第二十四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时有“浙江文化旅游开发第一人”之说。

九十年代的著述论作

九十年代后期,林编写了《浙江经济文化史》、《杭州古代城市史》、《杭州临安文化》,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为了助推了杭州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接下来,他撰写了《西湖文化景观》、《杭州西溪湿地史》。

为了引导杭州的宗教文化旅游,继续撰写了《古刹灵隐》、《杭州道教史》。这些书籍不仅成为大众的通俗读物,不少书成为本省旅游院校的教科书或参考书。特别是他潜心研究十年,编写的《宋代衣食住行研究》、《杭州饮食史》,成为弘扬特色餐饮文化、创意江南服饰文化的主要指导书,对于深入创建杭州地方特色品牌起到了领头人的作用。

时任市委书记的王国平在一次会议上说:“我们要多一些像林正秋教授这样的实践理论家,他的研究不仅推进了杭州城市文化,也繁荣了杭州民俗文化。”

一九九0年,林正秋入选《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条目,此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一九九0年出版。二0一二年,他与王信章主编《南宋文化与旅游》出版,市委书记黄坤明为此书题词。

一九九五年,评为浙江省级劳动模范。

一九九七年,被评为杭州师范学院科技先进个人第一名。

注释:注1,《杭州城市发展史略》发表于《杭州文史资料》1982年第2期;

注2,《史记·秦始皇本纪》卷六:“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塘,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上会稽,祭大禹,望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

注3、五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十国,即南吴、南唐、吴越、南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荆南)、闽国和北汉。

注4,钱王治杭,各种政务都不难,惟有海堤修不好。钱王认定,这是潮神作怪,必要制服潮神,百姓才能得到安宁。八月十八日,钱王聚集万名弓箭手,一声令下,万箭齐射,逼得潮头不敢向岸边冲击,消失得无影无踪,海堤得以造成。为了纪念钱王射潮功绩,将海堤叫做“钱塘”,钱塘县由此得名。

注5、《十国春秋》,浙江孙仰曾家藏书,清代吴任臣撰。任臣,字志伊,仁和人,康熙已未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检讨(摘自网络)》

注6、政审,政治审查,由党的基层组织负责,可以派党员去调查,可以发信请有关单位党组织协助调查,也可由上级党组织负责进行。包括查看个人档案及到被查人的工作和学习过的地方进行调查,对直系亲属考查。有关规定,受过刑罚及直系亲属中有受刑人,则不能录取;如果曾被单位开除或有重大处分都可能影响录取,政治立场和直系亲属的政治立场与当前社会相背离也不能够录取。机关个人档案由用人单位人事和政工部门保管或当地人事局管理(摘自网络)。

注7、修规:修建性详细规划,简称“修规”,可以由有关单位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委托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编制(摘自网络)。

注8:林正秋认为,杭州首次城市规划估计在隋唐时期,大致范围仅三十里,州衙在凤凰山麓,靠近钱塘江;第二次在吴越国时,杭州作为首府,有三重城,即王城、内城与外城,范围七十平方公里;第三次地南宋定都杭州,升格为临安府,从州城成为京都,城区布局打破了内坊、市分开的旧规,发展了城市经济,发展了卫星城镇与航运,以保证百万城市居民的物质供应。民国时期拆除了城墙,才逐渐重新发展。

注9,戴念慈(1920-1991),江苏无锡人,中央大学建筑系毕业,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国家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摘自网络)。

注10、“九五计划”即,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2000)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十五计划”,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摘自网络)。

注11:本章部分内容引自何思源作《浙江旅游文化开拓者林正秋教授》改写。

上一章 下一章

发表评论
当前正在评论: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故事 进入评论区
顺便给作品打个分?
5
500
提交

发表的评论审核通过后会在评论区显示哦~ 可在个人主页查看书评的审核情况~

目录
举报

提交

帐号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