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文化勘查初始 阅读至18%

西湖文化勘查初始

书名: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故事 作者:庐上雁 本章字数:3791字 更新时间:2021-03-04 16:07

文革十年(1966-1976),杭州黄龙洞景区被诬蔑为“四旧”(注1)而遭到破坏,封闭久矣。造反派将水池岩壁上的喷水龙头砸毁,院内的亭廊楼阁,或年久失修,或因人为损害而倒坍,整个景区一片荒芜,惨不忍睹。

黄龙洞的修复

改革开放后,政府决定整修恢复,可是如何着手呢?经过多年动乱,几代人的逝去,大家茫无头绪。原来黄龙洞该是个什么样,如何才能恢复原有面貌?成为一个难题,林正秋对杭州史有研究,有过著述,声名在外,于是乎,人们找到了他。林在杭师院从事地方史教学与古籍研究,人们上门来求教,林听说了,仅管教学与科研任务很忙,二话不说,一口应承下来,根据自己专业,搜集资料,寻找史册上关于黄龙洞的记载。

黄龙洞位于栖霞岭后山麓上,从西湖畔的岳庙后一条山径上去,一直往里走,二山夹峙,翠竹千竿,清幽超脱,过剑门关、紫来洞、白沙泉,二里许可达。

黄龙洞,又名无门洞。传古代僧人名慧在此开山修行。

一日,惊雷山裂,有清泉自石中而出,传有黄龙随慧开而来,因名。

在宋元明以及清代初期,黄龙洞是一个佛家寺院,到了清代中后期改为道观,至民国时,已经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道教宫观胜地。

解放后,黄龙洞寺院由园林部门接管,整理庭院,绿化环境,修缮亭廊楼阁,建设成为一个游览景区。只是文革时,黄龙洞景区惨遭严重破坏。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由于多年来狂风暴雨式的政治运动,人们心有余悸,“宁左勿右”思维方式徘徊不去,恢复工作一直停滞不前。

林正秋依据史料,大胆地为黄龙洞恢复提供了可靠数据,并提出开发设想方案,修缮门楼、大殿等,重塑龙头,恢复黄龙吐水景观,利用原有基地,种植方竹。

林为黄龙洞恢复所做的努力成为他首次将史学作为工具为社会服务的一次尝试,也是他后来从事旅游规划进行的试水。迄今为止,园内仍竖立着一块他撰文的碑记,作为那个“拨乱返正”时代的见证。

西湖研究初始

自古以来,只要说到杭州,人们就会想到西湖,美丽的湖泊成为杭州的一张靓丽名片,旅游事业也就成了历代杭州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林正秋始终不渝地将对西湖景区文化研究放在其它科目的首位,只是多年以来连续不断的政治运动,在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前提下,几代市民对西湖文化了解甚少,年青人几乎一无所知。虽然文革已经结束,但是人们仍心怀恐惧,极左思潮,依然徘徊不去。

一九七八年前后,林正秋在《杭州日报》(下称“杭报”)上相继发表了《古代的灵隐寺》、《平湖秋月》、《三潭印月》三篇短文,扼要介绍了这几个西湖最著名的景点。

有一次,历史系办公室王主任见到林,说道:“你在杭报上发表的那几篇稿子,我们可是帮了大忙的。”

林感到奇怪,自己的写作,也没有请教过他们,怎说“帮了大忙”呢?

王主任说:“报社先前有人来调查过你了,主要是政历问题(政治历史),我们向报社推荐了你。”言外之意,系办公室主任为他说了好话,林才能获得发表那些文章的机会。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一个作者想要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不容易,撇开文章内容与写作技巧不谈,重要的是,刊载文章必须本人单位开出介绍信,说明这个作者没有任何政历问题才行,即使,一篇仅千字的知识性短文,也有相当难度。

这些文章的撰写,成为林正秋普及西湖文化、研究杭州城市经济的前奏之一。

一九八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找到了杭州大学历史系的郑云山教授(注2),向他约稿,撰写《西湖史话》一书。此书完稿时间要求较紧,郑老师有教学任务,他找到了林正秋与龚延明二位教师一起参与编写。

林想了想,说道,杭州历史与西湖文化密不可分,建议将书名改为《杭州与西湖史话》,因为杭州这座城市与西湖历史,难分难解,出版社采纳了他的主张。

勘查与研究

林正秋是一名史学教师,或者说,一个研究历史的学者,与众不同的是,他将所学历史专业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努力将史学与当代建设相融合。黄龙洞的那次实践只是一次小小的试水,最初阶段应当是在一九八一年开始的全市性文物大普查。

全市文物大普查

经过数十年连续不断的政治运动,西湖周边大批文物惨遭摧毁。

那次文物普查,成为继文革之后,第一次全市性大规模的文物排查,勘查一下,哪些文物已消失?哪些尚且残存?哪些需要修补?进行一次摸底工作,为今后杭州与西湖的恢复、建设与发展做一次预估,才能做到脚踏实地,心中有数,为后续大规模的建设做个铺垫。

文物大普查,也是为评选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做了一个热身。

“文物普查”由市园林文物局主导,杭大历史系、杭师院历史系师生共同参与具体工作。就林个人而言,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地面文物勘查,想到最多的地方莫过于西湖周边地区一些历史遗址的残存与现状,尤其是凤凰山麓的南宋皇城与雷峰塔遗址的勘查工作了。

普查开始以后,他想借这次机会做一个调研,将古籍中关于皇城记载与现状进行一次对比,以便为今后西湖旅游的重建与开发建设提出个设想。

从历代杭州的方志与古籍记载中,有关凤凰山诗文的存量最多,最容易让人感怀,不言而喻,开发凤凰山南宋皇城遗址,可以说是圆了一个杭州人的千年梦想!

因为那个地方承载了古人对于杭州这座城市太多的记忆。

好在时任园林文物局的施奠东局长与文物处周建萍处长,以及高念华这些人与林有过沟通,在工作中,时有交流,经常与他讨论文物历史知识,大家比较好协调。

林正秋担任杭师院普查队的队长,先在历史系挑选了二十几位对文物有兴趣以及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师生共同参与,师院普查队主要负责市域内的西湖区与江干区二块的勘查任务。

勘查西湖文化的首选之地,南宋皇城遗址

多年以来,林在教学实践与研究杭州古代文化时,对西湖周边的文物相当关注,他对西湖园林的地面文物已经有了若干积累,做起来障碍不大。

他们先从西湖边的南山路与凤凰山一带入手,此地块文物遗址积淀最深。

林说,我一个人先跑到凤凰山麓踏勘,那里是省军区司令部驻地。

解放前为一个寺院所在地,到了四十年代末,庙宇已经荒废,一群乞丐住在里面。

解放后,成为部队的驻地。有一天,林正在军区周边勘查地形,一位士兵见了,很奇怪,过来询问。

林说,我是杭州文物普查队成员,正在作一次全市性文物查核工作。你所在的这个地方,八百多年前是南宋皇宫所在地。

那位士兵听了,茫然不知所措,向领导作了汇报,一位军官出来接待。

对方索要证件,林拿出了自己的证件以及文物普查队员的介绍信。

军官仔细检验了证件与介绍信,然后,客气地邀请他进去,说道,我们确实不太清楚这个区域的历史状况,还要请老师为大家上上课。

回校后,林将凤凰山南宋皇宫的来龙去脉,整理成文字,如约到军区为大家上了一次课。由此,警卫部队的官兵不仅了解了此地块的历史面貌,也与林正秋个人建立了相当友谊,为他以及他的学生后续的勘察活动提供了不少方便与帮助。

林正秋又到湖畔丁家山考察,均得到军区战士提供的便利。那个地方为西湖西部的一个半岛,人称“湖上小孤山”,时有杭州“湖山最胜处”之说。清代浙江总督李卫在此开辟山径,栽桃柳花木,成就了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的“蕉石鸣琴”(注3)。

民国后,康有为(注4)在此居住,环境幽僻、风景如画。

康在此潜心写作,将书斋命名为“一天园”,寓意此地赏景“水天一色”,撰写了散文《一天园记》,备述湖上园林胜迹,当然,不乏溢美之词。

接下来,林正秋又跑到湖畔净慈寺前面的雷峰山上,勘察雷峰塔遗址。这些勘查活动,均得到了军区官兵的大力协助(详见本书第十四章“雷峰塔恢复”)。

皇城探索论文

林正秋从教学地方史与研究古籍开始,一直到实地勘查,周密分析,对湖畔的历史文化遗存,了如指掌,由此,为后来的凤凰山故宫遗址保护性规划与雷峰塔的恢复不仅提出设想,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与此同时,也形成了那里的重建与恢复建设初步轮廓。

在确凿史料与现状基础上,洋洋大观地写出了九十余万字论文《南宋皇城探索,兼补订〈宋史〉》(刊载在一九八二年《中国地方史志》杂志第二期上)。他的那次对西湖周边景点以及南宋故宫的研究,成为史上第一次针对方圆九里的宋宫皇城中数十个宫殿分门别类进行详实考述的人,为后续皇城开发提供了确凿史料(详见第十二章“宫苑调查研究”)。

注1,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提出“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口号,称“破四旧”。后来文革《十六条》明确规定“破四旧”、“立四新”是文革的重要目标。

注2,郑云山(1937-2008),杭州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1973年调杭州大学历史系任教,著有《秋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等。

注3,蕉石鸣琴,丁家山是南高峰支脉,三面临湖,与白堤隔湖遥遥相对,又称湖上小孤山。清雍正九年(1731),李卫在此开辟山道二百级,沿途遍种桃花。山顶俯瞰西湖景色,水天一碧,故又名“一天山”。蕉石鸣琴在丁家山东北麓,那里有一石壁,高三米许,壁前立一条石,状若蕉叶屏风,称为“蕉屏”。屏后有石床、石桌、石几,系清雍正年间(1723-1735)浙江总督李卫常在此弹琴,琴声绕石,音韵清越,故称“蕉石鸣琴”。此地今为杭州西湖国宾馆,环境优美,建筑精巧,陈设典雅冠居西湖第一名园(摘自网络)。

注4,康有为(1858-1927),思想家、政治家,广东南海县人,人称康南海。1895年上万言书,史称《公车上书》,创办《中外纪闻》报组织强学会。1898年,组织保国会,主编《不忍》杂志。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海外,民国初回国。主张“君主立宪”政体,著有《新学伪经考》等(摘自网络)。

上一章 下一章

发表评论
当前正在评论: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故事 进入评论区
顺便给作品打个分?
5
500
提交

发表的评论审核通过后会在评论区显示哦~ 可在个人主页查看书评的审核情况~

目录
举报

提交

帐号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