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杞报考自考与其说是和顾唯有关,不如说是顾唯推动了她的行动。
施杞和顾唯都来自南通,那个高考年年在江苏省拔尖的城市,顾唯的成绩叫发挥正常,施杞这样的却算得上是差生。
那可是南通啊,多少周边城市的家长,都会在把孩子送去上县中的南通啊。
走高考这道独木桥,南通的师资力量很有经验和本事。
南通中考的升学卡的很死,高中更是水深火热,很多学校的一本率更是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
施杞就是在这场重压里的漏网之鱼。
亲戚里和她同辈的孩子除了她至少都是本科,只有她不仅没考上本科,大专还是民办的。
她曾经觉得天塌了,很多人安慰她,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环节,并不用过分地在意,但跟她说话的人,全都是本科。
他们用自己本就过得不怎么好的现在去佐证,本科也不会让你的人生变得如何美好。
施杞不觉得,施杞一致认为,那只是表示大专会过得更惨。
在施杞大学刚毕业找工作的初期,这样的想法不断加深,第一学历已经没法改变,她还能有提升的机会。
顾唯的前女友,只是个适时出现,让施杞下定决心的存在。有个本科学历一直是施杞的执念。
“心理学我也有学过一点,有不懂的我们可以互相讨论看看。”
碗里的泡面吃得一根不剩。
“医生都要学心理学吗?”
那她学的不就是他前女友学剩下来的。
“不一定,不过心理学也会学一些大脑的构造,人体什么的,都差不多。”
施杞在报心理学只是因为其他的专业只有工程管理和金融,她都用不到。
心理学却有种学了就能看穿人心的魔力,还和她的家政行业贴合。
她想象中心理学都和电视里那些坐在椅子上,接受催眠的画面挂钩。
“还要学人体构造吗?”
“普通心理学里大概是这些,一般还要学统计学之类的。”
统计学,心理学不是个文科吗?施杞以为是给报的一门听起起来厉害,学起来又容易的学科,当她翻出报名的记录,心理学的后面清楚地写着三个字,理工科。
她的学费已经交了,两千出头,由不得她反悔修改了,只是她高考数学只有七十二分,满分一百五十分。
不过顾唯那么聪明,他肯定都会知道的。
“那我不懂的就问你。”
顾唯站起来去洗碗,施杞就站在一旁看。他的力量在碗边来回,又将沾了蛋白的锅底仔细搓动,水流经过他纤长的手指,冲掉那跳跃的泡沫。
他捏着洗碗巾,关掉水龙头,将碗擦干了放在一旁。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施杞看出了一种家的感觉。
他们都是南京的外乡人,只有住处,却没有家。在这一刻,施杞把顾唯当做家人。
这房子真的太小了,除了客厅的椅子,就只能去房间了,但房间里只有一张床,没有椅子,也没有沙发。
“顾唯,你周日休息有事吗?”
“没有。”
恋爱人的休息天都是先给对方预留的,顾唯当然没事。
“我们去逛家具店吧,我想买一个书桌和椅子。”
“好。”
晚上八点顾唯和施杞告别,施杞也没有挽留和不高兴。后宰门确实是离市第一医院不近,不过施杞也不适合住过去,那个房子里还有顾唯其他的同事。
他俩距离成年人的恋爱,看来还有好长一段距离。
顾唯没有要施杞送,两人只在电梯口就告别了。
这晚施杞睡得很好,她报考了自考,让张远航闭了嘴,拿到了久违的押金,还和顾唯敞开了心扉。
最重要的是,何阿姨那什么事情都没有。
看来王英瑶只是因为刚进去的时候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罢了。这样的安稳持续到了何阿姨做工满的那天。
孙璐说施杞应该试一试一个人开车处理全部的事情了。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何阿姨送到雇主家里。
何阿姨和雇主约定的时间是上午十一点,施杞九点就去了市第一医院,不过一进病房门,她就愣住了。
王英瑶的床边站着几个人,施杞全都见过。她的孙子、孙媳妇和外孙女,而今天也是工作日。
“你不能带何阿姨走啊。”说话的是他的孙媳妇冯姐。
“何阿姨只做到今天,我们说好的。”
“是没错,但是她这里不能断人吗?”
“另一个阿姨等下我就去接了来。”
“那不行,我们的钱付了七天的,你把阿姨找来我们才能让何阿姨走。”
原来他们来就是为了查看换阿姨这件事,他们说的也没错,两个阿姨之间是的交接。
何阿姨不停地看着手机屏幕,她很怕给下一家雇主不好的印象,毕竟下一家她要做挺长时间的。
施杞还是想事情不够周全,她竟然没想到会有这一茬。每一秒思考都让时间距离十一点更近一些,约好的时间不能错过,另一家在等着和何阿姨呢。
那地点在江宁,从市区过去怎么也要个四十来分钟的。
施杞只能求助孙璐。
半小时后,孙璐笑着出现在病房里,她身后跟着个体型看着有何阿姨一倍的女人。她走起路来有些摇晃,孙璐的脚程快,她跟着还有些气喘。
“不好意思,这阿姨我们刚接到。”孙璐冲着施杞使了眼色,“这是马阿姨,那何阿姨我们就接走了。”
“有健康证啊?”冯姐确认道。
“有的,我们提前就让阿姨准备好了。”
王英瑶的孙女在一旁看着皱眉道,“这阿姨行不行啊?”
施杞也看着马阿姨,她已经站着有一分钟了,但呼吸还没有平复。她手里抓着个红色的行李箱,因为呼吸不畅没有松手的打算。
“我在外干好些年了,照顾老太太我可行了。”
阿姨不说话还好,这一说话,皱眉的不止是王英瑶的外孙女,还有她的孙子和孙媳妇。
“她在说什么?”
马阿姨说的是方言,苏北的方言。
施杞是差不多听懂了,“她说她干了很多年,她可以。”
“会说普通话吗?”
“会啊。”
马阿姨说的是“会”,但说出来的话每一句都带着浓重的苏北口音。
她是孙璐临时找来的,她可不是刚刚来医院,她是刚刚来南京找工作。她可不能失去这第一份工作。
关键时刻还得看孙璐。
“你们家要的人太急了,这是唯一能做的阿姨了。”
冯姐再次打量着马阿姨。
“那也要能做才行吧。”冯姐指了指马阿姨,“你过来和老太说句话试试。”
一切就看马阿姨的普通话了。
马阿姨也不犹豫,摇着走过来挤到床边。
“老太太,你好,这几天我来照顾你。”
虽然带着口音,但声音如钟,王英瑶竟然听懂了。
“那就她吧。”
发表的评论审核通过后会在评论区显示哦~ 可在个人主页查看书评的审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