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步摇花10 阅读至39%

【第五章】步摇花10

书名:金匠 作者:灵犀无翼 本章字数:1749字 更新时间:2022-02-09 12:12

10

“叮,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

金珊珊笑起来,心说,原来是特别火爆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她还没注意,第三季已经出来了。【注1】这一集叫《花树状金步摇》。

看标题,说的应该是出土于北票房身村2号墓出土的花树状金步摇,高27.3厘米。

这个金步摇,其实是步摇冠上的残件,而不是直接插戴的步摇花,否则也太大了。再说,它出土于三燕地区,按理说,只能是步摇冠上的一部分。

“金叶子仿佛要掉落,确实,这树上的叶子已经掉了不少,远处还剩一名同伴。一千六百多年前,它们共同装点了燕国的主人。步摇,实在是在中国古代红极一时的头戴饰品。这对金步摇出土于北燕皇族冯素弗与妻子合葬墓。基座用来和头发缠绕固定,工匠以金博山上缭绕的步摇枝为托,经手工弯曲后做出几个圆环。极薄的金缀叶,若即若离地挂在圆环上,生出颤动感。它们被佩戴于头顶,当主人走动时,一步一摇动。它们随风如树轻摆,像是一树金色的花开。万束光来。”

金珊珊点点头。文案很美,很抒情,保持了一贯的水准。

“冯素弗墓还出土了一件金步摇冠饰构件,但其整体造型难以复原。而在朝鲜和日本,却有一些实例出土。韩国大丘迦耶墓出土的鎏金铜冠,和冯素弗墓出土的金冠,框架结构十分相似。这并不是意外,公元一世纪起,阿富汗席巴尔甘大月氏墓葬就埋葬有黄金王冠,日本奈良县藤之木古坟出土的鎏金铜冠,看起来又与席巴尔甘所出者,有一脉相承之感。其装饰工艺的基础元件,都是可摇动的叶片。这类摇叶,在东北亚饰品设计中风靡一时,这些金饰尤其流行于王室贵族间。假若当时的工匠,对步摇冠的造型没有固定的概念,如何能在天各一方,制作出大体类似的冠饰来?起源于西方的特殊装饰——摇叶,假如不通过中国,直接从顿河流域传到朝鲜和日本列岛,更是难以想象的。”

从冯素弗墓出土的步摇冠残件,说到东北亚的饰品设计,贯通文脉,这也没有问题。

金珊珊耐心地看下去。

“6个多世纪,这些轻如薄翼的金缀叶,明明灭灭间,连缀起的是一部亚洲装饰美学的交流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十六国到唐,政权频繁交替,分裂统一。乱世纷战,军队僵持于国境内外。只有美,不经意间越过了边境。看见美好,美好就会路过这片土地,路过西亚平原时花开,路过东亚深林时鹿鸣,路过不同的姓氏与国别,路过千万河流与山前。”

一组排比句,看得金珊珊顿时觉出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支配感,暗想:句子写得真好,文艺感十足。

“盛宴人来人往,总是紧急散场又热闹开席。那时的美人终归尘土。慕容鲜卑,陨落成记忆。记忆中的女子,云鬓花颜,行走在美好里,莲步轻盈。日月星辰里,她的金步摇,缠金流光;金枝叶,长坠荡漾。无垠星河间,跟随她的足迹,看到了一步一欢喜。”

金珊珊眉头微微蹙起。从“记忆中的女子”这句开始,出问题了。

这幅画选取的背景,是传为唐代周昉所画的《簪花仕女图》,自然是搭不上边,何况,关于《簪花仕女图》的断代,也有一些不同的说法。譬如说,从女子的花钗来看,它与出土于安徽合肥的南唐墓葬中的花钗样式相仿,是一种双组垂饰,与唐有别。

是的,这是一种花钗,不是汉晋之际少数民族所佩戴的步摇冠构件。

“怎么样?”慕容白问。

“准确地说,不是文案最后几句出了问题,而是画面没配好,才让人觉得文案不严谨。”

慕容白咂摸一番,又重看了最末几句的视频和文案,才说:“你说得对。照你先前所说,汉晋之际的步摇花,与唐朝的步摇钗本来就不同。”

“嗯。”

“视频的画面似乎混淆了这一点。”

“对。不过,前面的配图、动画都挺好的。”

“北燕冯素弗墓出土的那个步摇冠,也不是完整的吧?”

慕容白所说的步摇冠,底座为十字状,上有花树状的金叶片。

“不完整,也有较大的折损,但还能看出步摇冠大致的模样,而不只是留下了花树部分,已经不错啦!”

“我是这样想的啊,其实呢,步摇花、步摇冠,和唐朝的步摇钗,一般人都分不清楚。我想,在复原《列女图》的节目中,既表现步摇花的美态,也展示一下步摇冠、步摇钗等饰物,以便于形成对比,给观众们一些干货。”

“我能帮您做些什么呢?”

“我去找文物所借一只步摇钗,你帮我复刻步摇花和花树状步摇冠饰。”

金珊珊踌躇了一下:“这需要收藏机构授权。”

“这个,我来办,你不用操心。”

算算所余的时间还算充裕,金珊珊这才点点头:“行!”

【注1】这一季的播出时间,是在2020年6月,因情节需要,笔者有意忽略之。

上一章 下一章

发表评论
当前正在评论:金匠 进入评论区
顺便给作品打个分?
5
500
提交

发表的评论审核通过后会在评论区显示哦~ 可在个人主页查看书评的审核情况~

目录
第一卷
举报

提交

帐号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