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陕西历史博物馆。
晨雾久久不散,和着低垂的阴云,聚在雁塔区的上空。
与以往不同,敞阔的大门外,竟然没有排成长龙的人流。因为,这是周一,法定的闭馆日。
金珊珊依然是一副包子般的打扮,全身上下只那一双溜圆的眼睛露在外面。挎着工作包,她往保安室走去,正好与一个长着高鼻梁的中年男子来了个对视。
“您是,金老师吧?”
“王组长吧?我是金珊珊。”
“可了不得,好年轻的修复师。”
金珊珊微微一笑,算作回应。
现如今,有了QQ、微信就是方便,前几日,金珊珊便和陕历博库房的一位叫王仲康的组长取得了联系。众所周知,陕历博里有一个很有名的展厅,叫做“大唐遗宝”,但实际上,展厅中只陈列了一部分展品,还有一些窖藏的宝藏,被安置在库房里。金珊珊需要参看的宝贝,便在这库房之中。
库房重地,非请勿入,金珊珊能得到金银器组王组长的亲自接待,自然是出于馆际合作的背景。
“这边请。”王仲康礼貌地引路。
在去库房的路上,二者聊起近年来的一些考古发现,颇为投缘。忽然,王仲康拍拍脑门,说:“还忘了给金老师说,今天除了你,还有一位历史学者也要过来。你不介意吧?”
“不会,不会,历史和文物,本来就是一体的。正好跟这位老师交流。不知……怎么称呼他呢?”
“他叫夏至清,是长安师大历史学院的副教授。”【注1】
“副教授。”金珊珊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
“很年轻,还不到30呢,就评上副教授了。”王仲康一副与有荣焉的神色。
金珊珊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4
陕历博的库房,明显比江宁首饰博物馆的库房要大,毕竟,这是个号称有170余万件馆藏的一级博物馆呢。不过,于金珊珊而言,那762件(组)一级文物,并非都是她的兴趣所在。
此行的目的十分明确,她要从那件鎏金双狮纹银碗的身上挖掘有用的信息。
1970年10月5日,施工人员在何家村偶然发现了藏在底下的陶罐。随后,考古工作者,又相继挖掘出了一个陶罐、一个提梁银壶。三个容器都很沉,里面自然很有“内容”,但令人惊艳的是,工作人员从中竟取出了千余件精美器皿,尤以金银器为多。
“大唐遗宝”这个展厅,便是为这批窖藏文物精心打造的。
之前,在与王仲康交流的时候,聊起了“一个出土地撑起一个厅”的话题,二人无意中来了次商业互吹。王仲康笑道:“嗐!撑起一个厅算什么啊,我听说,四川遂宁的金鱼村,还撑起了整个宋瓷博物馆呢。”
他的口气,令金珊珊忍俊不禁。不过,他说得也没错,金鱼村窖藏,是国内发现的最大的一宗宋瓷窖藏,这可大大地长了四川文物界的脸。说到四川,金珊珊还是很骄傲的,因为她母亲就是遂宁人。
“再次确认一下,是要鎏金双狮纹银碗吗?”王仲康笑眯眯地说。
“是的。”
“好的。”王仲康往保险柜方向走去,“说到狮子,就太有意思了。中国本土并不产狮子,但它的形象却渗透于传统建筑之中,王府、衙署、宅邸、陵墓……有趣,有趣。”
“是的,狮子在唐人看来十分神秘。虞世南便在《狮子赋》中写道:‘倏来忽往,瞋目电曜,发声雷音,拉虎吞貔,裂犀分象,破道兕于龈腭,屈巴蛇于指掌。践藉则林麓摧残,哮吼则江河振荡……’”
金珊珊一般不掉书袋,掉起书袋来,便是噼里啪啦的,王仲康听得连连点头,说:“金老师好记性。诶,找到了。稍等……”
轻松的口吻,衬着王仲康寻找保险柜慢悠悠的动作,显得十分和谐。精细人做精细活儿,可一点马虎都不能有的。
“我不急,我还想在西安多呆一阵子呢。慢慢看。”金珊珊也笑道。
“赶明儿,让小李带你多走走。”
“好。”
李梅是金银器组的副组长,先前,王仲康刚到库房时,就让她去保安室等夏至清。
咔嗒一声,保险柜打开了。重要文物的“待遇”总是很好的,秉着一物一柜的原则,唯恐有一丝闪失。
在金珊珊的行李中,有一本《何家村遗宝精粹》,还有若干相关的论文,她早已较为深入地了解过鎏金双狮纹银碗,并已照图复刻出了一只,但当她看到实物时,仍然觉得眼前一亮,惊艳之情无以言表。
——————————————————————————
【注1】长安师大,属虚构。
发表的评论审核通过后会在评论区显示哦~ 可在个人主页查看书评的审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