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松电机的困境啊 阅读至75%

飞松电机的困境啊

书名:风驰电车 作者:孔凡铎 本章字数:5902字 更新时间:2022-03-25 18:33

苏权笑笑,“那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搞到便宜的质量合格的扁线电机,你就同意?”

克劳伯格傲然道:“我以我的人格担保,如果你们能在时间节点内拿到合格的扁线电机,当然我要亲自验收的,那么我就同意改电机,并且我会提供一切我所能提供的技术和知识用到新的扁线电机上!”

“我相信克劳伯格先生的人格和职业道德,那么就这么说定了……”

克劳伯格气冲冲地走了。

接下来一群中国人,摩拳擦掌起来。

是的,大家都知道这是个非常冒险的举动,市场上几乎没有合适的扁线电机,至少国内市场没有,国际市场上有,但供应量吃紧。

主要是欧系车企巨头开始全面转向电动车后,终于开始发力。

欧系,尤其是德系巨头深耕整车行业多年,之前在电动车领域落后是因为他们不重视。

现在巨鳄开始苏醒了。

动作幅度之大,让业界为之侧目。

国内那堆造车新势力企业,虽然发展得不错,但至今为止走的都是小而美的套路。

一家企业专攻一个车型,一年能卖一万辆就算成功了。

国内市场巨大,轿车从a0到d级,各有各的用户端,外加suv或者七座大车。

彼此间各自错位竞争,日子倒也好过。

而当德系车企的巨轮开始掉头后,情况马上不一样。

这些巨头原本就有丰富的产品线,从最便宜的家用轿车到最昂贵的d级行政车全系列通吃。

同时,对他们而言造新能源车也不存在太高的技术难度。

底盘是现成的,电池也是现成,并且旗下各大车厂遍布全球,不少车型甚至外壳沿用过去的只是换了动力机构,也照样满大街跑。

在这种情况下,高端的扁线电机被这些德系巨头内部消化得差不多了。

能流到市场上的很少。

但这也是苏权铁了心要上扁线的原因。

汽车巨头之所以被称为巨头,不光是因为技术先进,更主要的是他们无孔不入的宣传能力。

要知道,每家巨头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至少都在1000亿人民币以上,很多国内新势力,全部固定资产加股票市值都达不到这个金额。

这是个骇人听闻的数据,但更让人吃惊的是,他们投入的宣发费用通常是是科研经费的1.5倍。

换个角度计算,全球有70y人口,平均每人头上能分摊到20块钱的宣传费用。

这还只是一家巨头的一年的预算。

这些钱被用来改变用户心智,以潜移默化地让用户接受巨头的思想渗透。

比如,程自豪曾经就以为德国车钢板厚,不减配,做工踏实厚道,就是这类思想钢印的结果。

德系巨头联合发力电动车,为了扭转被中国制造占据的先发优势,他们那些巨大宣发经费开始见效,一众汽车杂志网站,乃至各路新媒体都开始异口同声地吹起了扁线电机,不是反复夸奖其性能优越,就是干脆将其和高端大气上档次联系到一起。

中国虽然有钱了,但缺少汽车文化,缺少工程师文化,普通消费者依然是从各大媒体上获取汽车知识,但实际上他们获得的是经过加工的“商业汽车知识”。

对此苏权心知肚明,若是让他去给大家科普圆线电机同样优秀,这起不到丝毫作用,反而会让驭电名誉受损。

万般无奈之下,他也只能强攻扁线电机一条路了。

这辆车对他而言意义非凡,他也想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

作为对两人的奖励。

苏权把寻找合适的扁线电机供应商的事情交给了魏余聪和程自豪,他们从战略发展部拿到了之前收集的资料后,便按图索骥。

首先当然是找到飞松电机。

飞松方面非常重视,派了个叫冯达成副总工程师出来接待,但一听要求全面上马扁线电机,顿时脑袋摇得和拨浪鼓一样。

两种电机听名字好像差别不大,无非是漆包线从圆柱形变成扁扁的立方体,可看过实物就知道,实际上变动是非常大的,圆线是绕的,就和程自豪小时候玩四驱车绕马达差不多。

而扁线是插入式。

飞松是老牌电机厂,技术储备深厚,那自然是没的说,之前就放出豪言,“不怕做不出,就怕想不到”。

这话没错,但仅限于圆线电机领域,对于扁线电机,他们倒是知道有这么个玩意。

业内期刊上一直有登载,但却从来没有去研究琢磨过。

不是飞松不上进,而是对飞松电机这种传统电机生产商来讲,去研究扁线电机不值得。

制造理论大家都懂,麻烦的是工艺。

飞松电机的前身是49年前的民营马达厂。

那时候与其讲厂还不如说是个作坊,租了一件石库门,楼下客堂是铁匠间,负责定子转子的装配,二楼前厢房是绕线车间,三五个工人手工往马达上绕漆包线,后厢房是老板卧室兼包装间。

解放后公私合营,成为国有企业承担了不少国家大型项目,在后来改开,企业也跟着一块儿转型,现在依然是国企,但销售已经完全市场化。

飞松的圆线电机产品朴实厚道,价格也不贵,在市场上销路很好。

厂里不是没考虑过动动产业升级的脑筋,往高大上的扁线电机发展一下。

但客观条件限制太多,首先就是工程能力问题,扁线电机的插线和圆线的电机的绕线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

这年头生产电机都是全自动的流水线,如果要转行做扁线,那么就要重开一条全新的流水线。

完完全全的新产品,从设备到工装夹具质量体系人员操作,都和圆线电机完全不同。

飞松的工厂面积有限,本来再排新流水线就捉襟见肘,加上工艺难度大,厂里生产任务紧,也确实没有精力去弄。

最要紧的,扁线电机虽然是大有前途的产品,但毕竟刚刚大规模投入使用,这玩意看起来是好,但在使用过程中是不是会出毛病,谁也不好说。

如果此时转型扁线电机,万一日后发现这玩意在使用中存在巨大的缺陷,那就可就完蛋了。

巨额资金打水漂不说,原本的圆线电机市场也白白放弃。

企业毕竟是要赚钱的啊。

程自豪和魏余聪都是基层工厂滚过的,深知对方没有撒谎。

做条新生产线出来,听起来挺简单,实际上也不算太麻烦。

毕竟大部分机器设备都是通用的,加上传送机构,检测机构也可以花点小钱搞定制,问题就在工装夹具上。

工装夹具便宜。

用林珑的话来说,都不属于固定资产,放到低值易耗品科目更贴切。

但这玩意才是决定最终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所有工装夹具都是非标的,需要定制,这就会花很长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装备到流水线上后还得反复调试,这要求本厂工艺工程师、机器厂工程师、工装工程师,三方碰头,一起研究,一条流水线有几十个工段,一个个调整过来,谈何容易?

而且工装还是成套生产的,但磨损度不一样,需要不时的根据现场情况修整,改良,或者直接换掉磨损严重的部分。

这可没有技术手册,完全是靠工程师眼光和经验。

冯达成讲到这些的时候脸都绿了。

最后他苦笑道:“大家之前的合作是愉快,我也不瞒你们,说实话吧。就算刚才我说的那些能克服,实际上,如果你们给足钱,这个你们不缺钱吧……”

程自豪笑道“那你们也不能乱开口啊”

冯达成道:“我就这么一说,我们是国企,不能砸牌子,我就是讲,假设你们预算足够,这东西也不好弄。因为真的没有这方面抓总的人才,你别看各种论文上都说这个好,但要找个能设计出扁线电机流水线的工程师来,真是没有,或者说团队也找不到。”

“为什么”魏余聪觉得奇怪。

冯达成摇头:“扁线电机么?主要还是用得少,用得少市场就小,现在的企业和院所嘛,都是面向市场的,研究研究扁线电机弄个专利什么的还行,但谁会去做大规模的生产工艺研发?和我们公司是一个道理,时间精力资金砸下去,到时候这东西不被市场认可,那不是开玩笑么?而且研究生产工艺,也就是怎么搭配设备布置流水线调整工装夹具,属于吃力不讨好。”

“所以,你现在能看到,国内虽然对扁线电机的讨论挺热闹,论文也有不少,但作为业内人士,我要说,这些东西大部分是不实用的,直面数据和性能看起来都不错,但这个也就骗骗外行,在我看来很多东西甚至没有投入实际生产的价值……”

“那我们新车一定要用扁线电机怎么办?”程自豪两手一摊开始耍无赖

“那个啊……”冯达成挠头不已“要么去国际市场买……德国人在这方面做得确实不错。产品的质量有保障,之前我们买过一台回来拆过……”

“结论如何?”魏余聪大感兴趣,作为工程师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去拆解先进设备,然后思考其优势,学着制造,最终拿出个比原型机更棒的玩意出来。

这些年中国制造就是靠着这些把那些老牌制造业国家和公司打得落花流水。

有这爱好的当然不止他魏余聪一个。

程自豪也眼睛放光,冯达成点点头,也开始进入状态,他先biaji了下嘴,仿佛在回味一顿美餐。

“那个东西,确实好……这玩意高能量效率、高功率密度、高集成度和低成本,以前只是有感性认识,这回见到实物才有感觉,比圆线小小足足一圈。但槽满率提升30%,槽满率,你们就简单地理解为同样体积下可以堆积更多的线圈,这样一来可在更小的铜线绕组和定子体积质量下实现相同电机功率,降低整车电耗同时提升续航,降低电池用量进而降低成本,同时更小电机体积有利于实现电驱系统多合一集成。”

“这是我们专家组给出的定论。”

“而且德国这台扁线电机的结构非常精巧,用的是油冷方式,定子固定方案则是通过4颗长螺栓穿过定子铁芯外圆上的通孔,将定子轴向锁紧在机壳上。这和拉斯特那台不一样,拉斯特虽然也是油冷扁线,但他的定子固定方案是定子铁芯外圆与机壳过盈连接。这种方式看起来不错,但实际上是拉斯特在偷懒,因为这和他的水冷方面的固定方式是一样的。”

“无论是过盈方案还是螺栓固定方案,都与定子在电机中的定位、固定相关。一般来说,定子与电机壳体的配合需满足轴向定位、径向定位、防转三个基本功能。

“两种方案的定子轴向定位都是通过壳体内部的台阶定位面来实现,而螺栓固定方案会在定子铁芯外圆开有若干个螺栓过孔。考虑到螺栓与通孔之间的装配间隙以及螺纹孔在壳体中加工的位置度公差,其径向定位精度稍逊于过盈方案。”

“考虑电磁力、机械振动冲击、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定子与壳体的配合设计变得更加复杂。

过盈方案,通常采用增加铁芯与壳体之间的最小过盈量来提高可靠性。但考虑到两者之间的温差、材料不同膨胀系数等因素,仿真设计的准确性得到挑战。同时,在最大过盈量下还需平衡局部应力与材料的机械性能。

过盈设计是常见的一种配合,但在油冷电机设计中会引出一些额外考虑点。比如,冷却油是否会进入到壳体与铁芯之间降低两者之间的摩擦系数?通过在定子铁芯轭部油道走油是否会导致过盈连接的可靠性下降?

回到螺栓固定方案,原理是利用螺栓拧紧产生的摩擦力,来提供定子在各种条件下翻转所需的扭矩。理论上同样可以通过加大螺栓规格、增加拧紧扭矩,来提高可靠性”

“你也别以为螺栓锁紧技术含量低,是的看起来拧螺丝很没技术。但你得知道无论是在拧紧后还是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扭矩的衰减都不可避免。由此导致的轴向夹紧力下降,将会带来定子打滑风险。定子铁芯由无数“柔软”的硅钢片叠压而成,这种软连接所引发的螺栓扭矩衰减问题需要慎重对待。因此螺栓的选型、防松方案以及拧紧工艺的设计和验证就特别见功力。”

“老实说,拉斯特现在风头是足,但在这种细节问题上,他还是不行,这必须是靠几十年的积累才能搞定的。”

“非但如此,他们的扁线也厉害。”冯达成叹了口气,“不服不行啊”

“拆完后,我们更觉得,这玩意暂时没法做,因为电机用的是,800V的扁线,加工费比圆线高出一大截高。800V的电晕腐蚀出现概率增加,会对电机绝缘造成重大危害。”

“那目前没有相关技术?”程自豪问

“有啊,技术方面不是问题。目前有厚漆膜和薄漆膜+PEEK膜包两种技术路线。厚漆膜工艺通过增加漆膜厚度、提升局部放电起始电压PDIV或耐电晕性能解决电晕腐蚀问题,这个技术很简单”

程自豪一听就明白了,也就是简单的加厚绝缘层……这种思路倒也朴实刚健。只是通常……

果然冯达成继续到“但这会对其他性能造成影响,降低效率,而且过厚的涂层容易剥落。反过来薄漆膜+PEEK膜包工艺的综合性能就非常好,几乎可以说是碾压厚漆膜,只是……这东西有一堆专利……”

“在德国人手里?”魏余聪问道?

“是的,工艺专利,以及PEEK材料的相关技术,国内都不大成熟,实事求是的说,要我们做技术攻关,也不是拿不下来,但耗时会很久,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得一到两年……才能见效”

“那么长?”

“是啊,我们得绕过德国人的专利壁垒啊,说起来是不难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德国占了最宽的那条,我们换路就是,可你们也是工程师,也懂得,这就需要不停的实验实验实验,什么时候成功,真的是看运气。运气好,可能两个月就摸到门了,运气差么……”冯达成耸耸肩……“所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也只有以前的国有科研院所才会干,怎么说呢……其实挺不公平的,院所里一个工程师团队,可能十年就磨这么一个项目,成了固然是皆大欢喜,要是不成……大家的工资不会受什么影响,但是人生十年没有拿出什么项目来,确实也很难受……”

程自豪不由得想到了那个,用来做电池负极材料的“中间相炭微球”,大阪煤气仗着有专利卖高价,最终在名不见经传的鞍山热能研究所里找到了863计划的附属项目,才一举摆脱劣势,并且打得竞争对手关门。

“而且”冯达成有些不好意思,“就算我们把扁线电机搞出来,把工艺流程也拿下,还需要很多时间去调整,这样才能保证良品率……你们知道的,如果良品率上不去,那么不管对生产商还是客户都是大麻烦,至少价格要贵好多。”

“所以,这个情况,我们真的是爱莫能助。”冯达成搓着手表示抱歉“前几天我知道你们的来意后,就直接向总经理做了汇报,厂里的技术班子也立刻开会。我和你们交底吧……工程师嘛,都是想弄个新东西出来,但是以目前的条件,我们飞松真的没办法做到。道理刚才也都讲了。”

顿了顿冯达成继续道:“另外,也不是我吹牛,扁线电机量产我们搞不定,国内基本没人能搞定。我们公司虽然不算最大,技术也不算最先进,但有一条,我们是综合性最强的……这点你们在选择供应商时候应该也很清楚。”

“是的,你们飞松很厉害,这点不管是在欧姆还是在驭电,大家有口皆碑。”程自豪说道,这话不违心,飞松电机确实是行业巨头,不过一直很低调。

“我代表飞松电机建议你们,暂时放弃扁线电机的想法吧。”冯达成说得非常诚恳“大家都是工程师,心里想什么都有数的,但我们看看现在情况,驭电的第一辆车最好还是采用相对保守的做法,实际上你们那台圆线电机的研发,我们也出了很多力,绝对是好东西。”

“扁线是先进,但是你看现在都是用在单价在40万人民币以上的车型,你们新车么,虽然不知道定价,但看看尺寸功率,估计主打的是20万上下的中高档市场,在这个市场里目前还没有用扁线电机的。你们也大可不必出头啊。”

魏余聪接口:“正是因为没有,所以我们才要用,才要做!中国货质量不差,但因为后发,始终缺乏品牌效应,所以只能靠性价比。我们20万的车能用上竞争对手50w价位的核心部件,这本身就是最好的广告和宣传。”

冯达成叹气,“我是能理解,但这个爱莫能助啊。还有你们在圆线电机上也花了那么精力和资金,这就算了?”

“我们是创业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调整速度快,我们不是那些传统车企,一个底盘一个发动机恨不得连最后一分油水也给炸出来。既然有更好的方案,我们为什么不用?我们没有历史包袱的……”魏余聪说话沉稳,挺热血的言论在他嘴里讲出来仿佛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上一章 下一章

发表评论
当前正在评论:风驰电车 进入评论区
顺便给作品打个分?
5
500
提交

发表的评论审核通过后会在评论区显示哦~ 可在个人主页查看书评的审核情况~

目录
第一卷
举报

提交

帐号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